學校支援
- 輔導入班
為幫助自閉症的同學能更參與課堂活動以加強學習效能,輔導老師會與任教老師協作,入班支援學生。
- 社工服務
服務目標
1.為同學及家長提供支援
2.運用社區資源,擴展服務,強化支援網絡
3.促進家校合作,提升同學學習成效,促進同學成長
1. 人手安排
學校聘用了4.5位註冊社工協助推行學校社工服務,每位受聘社工均具備相關服務經驗。
服務模式
1.預防性:提升同學和家長不同方面之能力,以使他們能應付未來各種需要,例如:學前個案諮詢服務、家長工作坊、新生家長小組、畢業生出路參觀和家訪等。
2.發展性:按照同學成長發展需要,於不同的成長階段上,舉辦活動促進健康成長。活動包括:成長的天空計劃、學生遊戲小組、高中男女性教育小組、職前體驗課程和共融活動等。
3.補救性:為協助同學跨越障礙,學校社工為同學提供輔導和轉介服務,亦運用社區資源,與機構合作提供專業支援,讓問題得以改善。有關工作包括:個別輔導、表達藝術治療小組和精神科轉介服務。
校內服務
1.為學生提供個案及小組輔導
3.跨組別/專業個案研討
4.新生適應及家訪
5.課後支援計劃
6.家長小組、講座及工作坊
7.家長教職員會
8.家長義工組
9.家長資源閣服務
10.校友會
對外服務
1.共融活動
3.外間機構到校參觀及合辦活動
4.課後支援服務
5.職前體驗課程
6.長假期暫託服務
7.暑期小一導適課程
8.立法及權益爭取工作
轉介工作
1.高中生職業評估
2.畢業生出路 (如展翅計劃、技能訓練中心、輔助就業、庇護工場等)
3.住宿服務
4.綜合家庭服務中心
5.地區支援中心
6.醫療及輔導服務
7.經濟援助 (如綜援、傷殘津貼等)
8.殘疾人士登記証申請
- 遊戲治療
遊戲是兒童與生俱來的能力,兒童可以利用遊戲行為來表達自己,因為「遊戲是兒童的語言,玩具是他們的文字」。在遊戲治療的過程中,兒童在表達他們的經歷、感受、需要及希望。透過遊戲治療,兒童的能力能被肯定,且建立自信,從而增強勇氣面對日常生活的挑戰。
遊戲治療對於有情緒問題、行為問題、適應問題、社交困難等的兒童尤其有效。每節遊戲治療大約為30-45分鐘,每星期或隔星期見面一次,由遊戲治療師與兒童一對一或以小組形式進行。
- 職業治療服務
服務簡介
本校的職業治療師會按照學生的個別肌能、感覺處理和自理能力,訂立不同的治療目標,透過各種形式的活動及遊戲,改善學生控制身體的能力及感覺處理的問題,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及幫助他們應付日常生活的需要。
服務範疇
學生支援層面
- 為學生進行肌能評估,向有需要的同學提供大小肌訓練
- 為有感覺處理障礙的學生提供相關訓練,改善過敏或低敏問題
- 提供自理訓練,改善照顧自己的能力
- 與家長聯絡,幫助家長了解學生感知肌能的表現,並建議一些親子活動,在訓練當中同時増進親子感情
- 定期觀課,為學生制定學習策略以及提供感覺策略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表現
教師支援層面
- 協助教師辨識有感知肌能需要的同學,為他們提出教學建議
- 為教師舉行專業發展活動,以照顧學生的學習和自理需要
- 教學助理
明白到小學同學需要更多的照顧及幫助,小學每一個班別都有一位教學助理協助處理日常的程序及課堂管理。
- 資訊科技助理
資訊科技助理會於電腦科上課時入班協助,藉此提升學生運用資訊科技的技能。
- 言語治療入班協作
言語治療組會分別入組與科任老師協作,推行入班溝通訓練。
|
|